1. <table id="1rgbu"></table>
          <track id="1rgbu"><strike id="1rgbu"></strike></track><acronym id="1rgbu"><strong id="1rgbu"></strong></acronym>

          <track id="1rgbu"></track>
        2. 行業新聞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郵儲銀行智能運維應用探索

          分享到:
          2023-08-09 瀏覽:404

          作者: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數據中心總經理 馬德輝

          新時期的IT運維不僅要完成對海量數據的實時采集,還要具備智能化分析能力,進而為運維決策提供數據支撐。與此同時,伴隨各類云原生應用的日趨成熟,按需分配、靈活調用的發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消除“虛實差異”成為當前數據中心實現“云化”轉型升級的關鍵挑戰之一。順應上述趨勢,智能化應用的快速發展為實現IT運維轉型提供了全新抓手,將為數據中心發展提供新動能。

          一、運維體系能力

          郵儲銀行借鑒互聯網企業的先進微服務化理念,通過搭建一體化運維平臺,實現運維體系轉型升級。一體化運維平臺從數據中心全局出發,著眼未來發展規劃,打造以場景智能驅動的監、管、控一體化的數字化運維平臺,實現全行運維向數字化、敏捷化、智能化發展的目標,向上與IT組織融合、向下與各類技術平臺融合、橫向與IT管理和操作流程融合,消除管理和操作之間的天然瓶頸,降低運維操作風險,提高運維服務水平及業務連續性,全面提升業務響應、問題處理、客戶服務質量和效率。新運維體系具備以下能力。

          1.統一配置管理(CMDB)。配置管理需記錄數據中心所有軟硬件資源信息及資源間的關聯關系,作為自動化運維體系的基石,也是自動化運維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是平臺監控和自動化管理的前提與基礎。

          2.統一監控能力。需實現對兩地四中心基礎硬件、基礎軟件、應用告警、日志、云平臺等的統一監控,建立集中告警管理,整合不同資源產生的各類運行告警,統一處理、集中展現。另一方面,需基于CMDB開展應用系統之間、應用系統與基礎資源環境之間的告警關聯分析,以便完成應用系統異常的故障根源分析和業務影響分析,提高快速定位、評估影響范圍、快速應急處置的效率,最終達到快速恢復業務的效果。

          3.自動化運維能力。需實現對各專業條線的自動化操作,通過自動化全面覆蓋數據中心各運維場景,實現常用運維操作腳本服務化、日終作業集中化管理、業務應用的持續部署、重大災難時的快速切換、生產問題的一鍵處置,并通過與生態內其他工具的對接,為全行IT運維和運營提供全方位的自動化運維服務。

          4.統一流程管理。數據中心的運維活動及對象涉及種類較多,需要從全局的角度進行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需具備一套統一的流程管理,將各類運維對象及運維活動進行流程化、電子化管理,實現操作合規、風險可控以及過程可視。通過流程管理,結合郵政金融信息系統現狀,建設實現工單管理、事務管理、問題管理、變更管理、發布管理、知識管理、作業計劃等運維工作流程,通過管理人員、技術和流程的有機結合,實現IT運維管理標準化和規范化,形成整體運維業務需要的IT管理體系。

          5.統一門戶。針對用戶對應用系統的訪問操作,打造集中登錄與統一的賬號管控平臺。在不改變現有軟硬件及網絡環境的前提下,無縫整合數據中心現有應用系統,實現統一的用戶端安全接入、統一的應用端安全訪問控制,以及訪問過程的細粒度安全管控。整體實現用戶對應用系統訪問的統一安全防護和管控,提高用戶工作效率,提升用戶使用體驗,保障安全合規。

          6.移動運維能力。需搭建基于移動端APP的移動運維功能,以一體化運維平臺為依托,在安全運維基礎上,實現移動審批、集中數據展示等場景服務,保障對業務的快速響應和支持能力。

          二、運維平臺建設

          1.平臺功能架構。基于運維體系轉型要求,在平臺建設階段,郵儲銀行重點強化了“平臺化、服務化、智能化”等技術特點?!捌脚_化”主要指基于“平臺+APP”的方式開展集約化建設,即在一個統一的平臺上承載不同領域的運維工具應用APP,以實現集中建設、統一控制?!胺栈敝饕冈诖钶d運維工具時強調以CMDB為核心、以應用為中心、流程即服務等發展理念,并盡可能提高自動化操作比例,以實現內部處置效率和對外輸出質量的雙重提升?!爸悄芑敝饕冈谶\維平臺中構建大數據分析以及機器學習能力,以支持平臺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自主分析和決策,并通過算法開發促進組織級運維管理。

          2.平臺業務架構。一體化運維平臺用戶主要涵蓋運維人員、業務人員、開發人員,平臺提供運維門戶、服務門戶兩大門戶入口。其中運維門戶主要面向運維人員,包含總行、省分行、廠商的運維人員,通過一體化運維平臺進行生產環境的發布、變更、投產相關操作,以及工單、流程的申請、審批和處理。平臺業務架構如圖1所示。

          1.png

          圖1? 平臺業務架構

          三、探索智能運維場景

          一是告警歸并。通過引入機器學習技術提取規則,使得出現告警風暴時大量減少原始告警噪聲、加快故障修復質效及降低故障處理成本。二是容量預測。在容量預測場景中采用智能化趨勢預測技術,基于指標預測算法,實現了容量監控智能化管理及事前預測,支持提前預知容量使用情況。三是故障自愈。面向故障自愈場景,實現了告警管理、規則觸發服務以及運維自動化工具的有機組合,并通過逐步豐富規則庫來提升自愈覆蓋率(如圖2所示)。四是信息系統健康度管理。在現有運行監控平臺的基礎上全新構建了一套信息系統運行健康度體系,旨在從數據治理、標準化建模、評估多維化等方面,以指標化數據體現信息系統綜合運行狀況。

          2.png

          圖2? 故障自愈處理流程

          四、總結及展望

          通過一體化運維體系和平臺的搭建,基于運維轉型和智能運維的探索研究,郵儲銀行的運維工作有了很多提升。

          1.運維效率提升,企業IT成本降低。各運維場景自動化及智能化的建設與實施,使得操作執行效率大大提升,操作完成時間得到保證。批量調度場景探索實現了原本分散的各系統日終的集中展示和處理;應用發布場景探索實現了一鍵升級發布,大幅減少操作時間,降低手工升級誤操作風險;災備切換場景探索有效提高應用系統RTO和RPO水平;應急處置場景探索提高了應急效率,管控操作風險。數據中心日常運維工作已向全面自動化和智能化轉變。

          2.運維風險控制力提升。實現運維操作的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確保操作過程可追溯、可管控、可審計,消除人工操作存在的誤操作、遺忘操作、隨意操作、惡意操作風險,預防重大事故發生。

          3.運維工作向高價值服務轉型。將運維人力從低水平、重復性勞動中釋放出來,將其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更有價值的工作和任務上,沉淀運維經驗,形成知識庫,提升系統可靠性,提高運維人員工作價值,打造智慧型運維專家團隊。

          4.運維工作場景化和服務化。通過統一的運維入口,避免工具割裂化的豎井管理,形成面向各位運維群體的標準化、可視化、服務化的操作平臺,實現運維工具的流轉和共享,讓運維工作持續的模板化、服務化,將長期積累的經驗和知識落地,形成運維生態化的發展體系,從而利于智能化場景的進一步擴大,提升數據中心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金融電子化》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等非商業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无码中字av片在线观看
              1. <table id="1rgbu"></table>
                <track id="1rgbu"><strike id="1rgbu"></strike></track><acronym id="1rgbu"><strong id="1rgbu"></strong></acronym>

                <track id="1rgbu"></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