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開放銀行發展 加快數字化轉型
- 2020-10-09 瀏覽:3512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銀行業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積極利用新興技術優化金融產品、拓寬服務渠道。在此背景下,金融服務模式不斷創新迭代,基于API模式的開放銀行已成為引領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新路徑。銀行業要秉持守正創新、安全合規原則,合理運用開放銀行手段深化與實體經濟、民生服務的跨界融合,全面拓展金融服務的廣度與深度,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肇暙I金融硬核力量。
開放銀行管理的新思路
1、樹立正確開放理念,推動金融數字轉型升級
開放銀行健康發展的關鍵是要堅持合規原則,筑牢守正底線。首先,開放的是金融服務,而不是金融資質。開放銀行的本質是開放服務,無論業務的模式、形態如何變化,其初心仍是將金融服務融入實體經濟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金融機構絕不能將金融資質違規轉包給合作方,必須確保金融的持牌經營,避免因開放而滋生監管套利。其次,開放的是數字能力,而不是原始數據。數據共享是開放銀行發揮協同效應的重要基礎,如何在數據的保護與共享之間取得平衡,關鍵是要處理好數據使用權和所有權的關系。商業銀行應秉持最小夠用、用而不存原則發揮數據要素倍增作用,穩健地利用開放銀行推動數字化轉型。最后,開放是雙向賦能,而不是單向付出。金融業務離不開實體經濟沃土,實體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金融活水。開放銀行要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理念,通過雙向賦能建立金融業務與實體經濟二者間相互依托、相輔相成的良性生態體系。
2、加強金融能力輸出,提升服務便民利企水平
在金融為民方面,商業銀行要加強與教育、醫療、交通、社保等領域的場景共建、數據共享,結合自身稟賦通過API、SDK等方式將金融服務、產品、科技能力輸出,打造服務場景化、業務扁平化、能力綜合化的金融服務,使得金融服務不再只承載于銀行自身的實體網點和電子渠道,真正實現哪有客戶哪就有銀行、哪有場景哪就有銀行,做到服務“無處不在、無微不至”。在金融利企方面,通過服務模塊化輸出與插件式對接,將金融服務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毛細血管”,為中小微企業“輸血供氧”,彰顯金融服務的獨特價值,有效提升金融服務可得性和滿意度。
3、強化內部風險管控,保障開放服務安全可靠
安全是開放的前提,商業銀行要把風險管理作為發展開放銀行的根基和命脈,強化安全意識,恪守安全紅線。針對數據安全,充分運用加密存儲、訪問控制、標記化、安全審計等措施,加強開放銀行數據隱私保護能力;借助多方安全計算、同態加密、零知識證明等技術手段建立數據可信共享機制,推動數據更好賦能金融服務。針對網絡攻擊,定期組織開展風險排查與安全評估,強化機構間聯防聯控,避免因某一合作方的風控短板而引發“木桶效應”,提升開放銀行生態體系對網絡攻擊的整體防御水平。針對業務風險,要加強身份認證、權限管理和應用授權,建立完備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做好對合作方端到端的業務風險監測,確保開放銀行業務全鏈條合規可靠。
4、深入應用監管科技,強化開放銀行數字監管
開放銀行是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的產物,促使商業銀行與眾多實體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服務新形態,客觀上擴大了銀行服務的外延與邊界,給傳統監管手段和能力提出了新挑戰。因此,要強化監管科技研究與應用,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優化金融監管手段,綜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建立數字化監管規則庫、監管知識圖譜和智能化數字監管平臺,探索數字化監管新范式,識別開放銀行邊界、解構交叉融合業務,不斷增強金融監管的專業性和穿透性,引導金融業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開放銀行健康高效發展之路。
本文來源:金融電子化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等非商業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